工傷索償程序|香港工傷賠償流程與法律指南|伍展邦律師行

在香港,每年都有不少勞工因工作意外而受傷,導致醫療開支、收入損失,甚至長遠影響生活質素。為了保障僱員,香港《僱員補償條例》訂明了工傷索償程序,讓受傷僱員能夠依法獲得合理的賠償。然而,許多人對工傷索償的流程並不熟悉,甚至因錯過重要時限或文件不齊全而影響權益。本文將由伍展邦律師行為你詳細拆解工傷索償程序,助你清晰掌握每一步,避免錯失應得賠償。


什麼是工傷?

工傷指的是僱員在工作期間或因工作引致的意外或疾病,例如在工地受傷、長期接觸化學物品而患病、或上下班途中發生交通意外(在特定情況下亦屬工傷)。一旦發生工傷,僱員有權根據法例向僱主提出賠償。


工傷索償程序的主要步驟

第一步:立即通知僱主

當發生工傷時,僱員必須盡快通知僱主。根據法例,僱員應在最遲30日內以口頭或書面形式通知僱主,並建議保留書面證明,例如WhatsApp紀錄或書信,以免日後出現爭議。

第二步:求醫並保存醫療證明

工傷後應立即求醫,並向醫生清楚交代受傷原因與情況。醫生會發出「工傷證明書」或病假紙,這些都是日後索償的重要文件。僱員應保留所有醫療單據,包括藥費、診症費、物理治療費等。

第三步:僱主須向勞工處報告

僱主收到通知後,須在14日內向勞工處提交「工傷意外通知書」。若僱主拒絕或拖延報告,僱員可自行向勞工處查詢及追蹤。

第四步:計算工傷補償

工傷補償通常包括以下幾個範疇:

  • 醫療費用:僱主需支付所有與工傷有關的合理醫療費。
  • 停工期間補償:僱員停工期間可獲發工資補償,一般按收入比例計算。
  • 永久傷殘賠償:若醫生評定僱員有永久性傷殘,僱員可根據勞工處評估獲取相應賠償。
  • 死亡賠償:如工傷導致僱員死亡,受養人有權獲得賠償。

第五步:勞工處介入與評估

勞工處會要求僱員接受政府醫生檢查,並就傷勢嚴重程度作出評估。若雙方(僱主與僱員)同意結果,勞工處會下達賠償指令。

第六步:爭議處理

如僱員對賠償金額或僱主態度不滿,可透過律師入稟區域法院,正式提出索償訴訟。此時,由專業律師代表僱員,能有效保障權益,避免僱主或保險公司壓低賠償金額。


常見問題與迷思

工傷索償有時限嗎?

有,工傷索償一般須於意外發生後兩年內提出,否則可能喪失追討權利。因此,僱員必須盡早行動。

如果僱主拒絕承認工傷怎麼辦?

僱員可透過醫療證明、工友證言、意外現場照片等證據支持案件。律師亦可協助搜集資料,提升勝算。

可以同時申請勞保及民事索償嗎?

可以。工傷索償屬於法定補償,而若僱主存在疏忽,僱員還可提出額外民事索償,追討額外賠償。


尋求律師協助的重要性

雖然勞工處有一定協助作用,但在實際操作中,僱員往往面對以下困難:

  • 僱主或保險公司拖延處理
  • 賠償金額計算不透明
  • 醫療證明被質疑
  • 需要上庭爭取權益

這時候,專業律師能發揮關鍵作用

  1. 代表僱員與保險公司談判,避免被低估賠償。
  2. 協助準備法律文件,確保程序合乎規定。
  3. 在必要時入稟法院,維護僱員的法定權益。

伍展邦律師行擁有多年處理工傷案件的經驗,能為僱員提供專業法律建議,確保每一分應得的賠償都不會被忽視。


結語

工傷對僱員及其家庭帶來的衝擊往往十分沉重,除了身體傷害,亦可能造成長期經濟壓力。了解並正確跟進工傷索償程序,是保障自身權益的第一步。若你正面對工傷相關問題,及早尋求專業律師協助,能讓整個程序更順利,避免因程序錯誤或文件不足而失去賠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