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傷假有薪嗎?香港工傷病假薪金計算與法律保障|伍展邦律師行
在香港,勞工發生工傷後,最常見的疑問之一就是:「工傷假有薪嗎?」對於僱員來說,工傷後除了醫療需要,經濟保障亦非常重要;而對於僱主而言,正確認識工傷假規定,可以避免觸犯法例及引起勞資糾紛。以下將從法律基礎、實際操作、案例及爭議等角度,全面分析香港工傷假期是否有薪,以及如何保障自身權益。
工傷假期的法律基礎
香港的《僱員補償條例》(Cap.282)是處理工傷假期及賠償的主要法例。根據條例規定,僱員因工受傷或患上職業病而需要休假接受治療,即可獲得「工傷病假」。在此期間,僱員有權獲得工資補償,這就是所謂的「有薪工傷假」。
條例清楚規定:
- 僱員的工傷假期屬於「有薪病假」,僱主必須根據法定比例支付工資補償。
- 僱主未能按時支付或拒絕支付,屬於違法行為,可能面對勞工處檢控及罰款。
工傷病假薪金的計算方法
工傷假有薪,但並非支付原薪,而是按照《僱員補償條例》計算的「補償金額」。一般而言,計算方式如下:
- 工傷假每日補償金額
= 工傷前 12 個月的平均日收入 × 80%
例如,一名僱員受傷前的平均日收入為 HK$1,000,那麼其工傷病假每日補償金額為 HK$800。
這項安排的目的,是在僱員治療期間提供合理經濟保障,同時兼顧僱主的負擔能力。
工傷假期的長短與醫生證明
工傷假並非僱員自行決定,而必須由註冊醫生發出病假證明。流程如下:
- 僱員因工受傷後,應立即求醫,並取得醫生簽發的病假紙。
- 醫生會根據傷勢及治療需要,決定休假日數。
- 僱員憑病假紙通知僱主,僱主便需支付有薪工傷假。
如果僱員康復需要較長時間,醫生可持續簽發病假證明,僱員便可延長工傷病假期。
僱員需要留意的事項
雖然工傷假屬有薪,但僱員必須注意以下要點,避免影響權益:
- 立即通知僱主:根據法例,工傷發生後須在 14 日內通知僱主,否則可能影響賠償權益。
- 保留醫療文件:包括病假紙、醫療報告、收據等,以便日後申請工傷補償。
- 工資補償發放日期:僱主必須按正常發薪週期支付,不得拖欠。
- 提出爭議時的途徑:若僱主拒付工傷假薪金,僱員可向勞工處或勞資審裁處提出申索。
僱主的責任與風險
僱主不單有責任支付工傷假薪金,還須確保工作環境安全。若僱主拒付或拖延支付工傷假補償,可能承擔以下法律風險:
- 違反《僱員補償條例》:屬刑事罪行,可被罰款甚至監禁。
- 勞資糾紛:僱員可透過勞資審裁處追討,增加公司法律成本。
- 聲譽影響:勞工處或傳媒報道會對企業聲譽造成負面影響。
因此,建議僱主建立清晰的人力資源流程,確保依法履行責任。
常見爭議與案例分享
在實務上,工傷假有薪問題常出現以下爭議:
- 僱主質疑工傷是否與工作有關
例如僱員於工餘時間參與公司活動受傷,是否屬工傷?此類個案常需由勞工處介入調查。 - 醫療證明爭議
僱主有時質疑醫生發出病假日數過長,這種情況下可申請醫學專家意見,但在未有裁定前,僱主仍需支付補償。 - 兼職及臨時工工傷假薪金
即使是臨時工、兼職工或外判工人,只要受僱於公司並發生工傷,仍受《僱員補償條例》保障。
如何保障自己權益?
對僱員而言:
- 立即報告工傷,保留事故證據。
- 及時求醫並保存病假紙。
- 如有爭議,向勞工處尋求協助。
對僱主而言:
- 為僱員購買勞工保險。
- 設立清晰的工傷申報流程。
- 與僱員保持良好溝通,避免衝突升級。
結語
工傷假是否有薪,在香港法律上已有明確答案:工傷假屬有薪假期,僱主必須依法支付工資補償。僱員應及早了解自身權益,僱主亦需履行法定責任,雙方保持透明溝通,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爭議。
伍展邦律師行專注於工傷索償及勞資糾紛案件,如你或你的僱員正面臨工傷假期相關爭議,建議盡快尋求專業法律意見,以保障雙方利益。